摄影基础知识之针孔成像原理

  针孔成像源于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,据墨翟〈公元前468—前376年)及其弟子在所著的 《墨经》中记载,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知道针孔成像原理,并且会利用针孔成像来绘制陶瓷 器皿上的图形。北宋时期的学者沈括〈 1031 —1095年)在他的《梦溪笔谈》一书中,对针孔成像原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。

一、针孔成像原理

  根据几何光学的知识,我们知道发光物体所发射的光,是由无数个光点所组成的,这些小 光点通过针孔,投射到白色屏幕上,就形成了物体的影像。光线是直线传播的,并会聚到投影 中心^针孔,因此物体上半部分所对应的点,通过针孔在屏幕的下方成影;物体下半部分所 对应的点,通过针孔在屏幕上方成影。同理,左边的光点成影于右边,右边的光点成影于左边。 这样,与景物所对应的光点,通过针孔后,在屏幕上结成左右相反、上下倒置的景物影像。

二、针孔成像的规律

  针孔是一个投影中心,从物体上反射的每一个光点都要会聚到这个投影中心,然后才能继 续沿直线传播、扩散,最后在白色屏幕上结成该物体的影像。在针孔成像中,物体离投影中心 (针孔〉愈远,其影像愈小,观察屏离投影中心(针孔〉愈远,其影像愈大。

  从物体上反射的每一个光点,实际上都是一个极为窄小的光朿,这个小光束是发散性的, 我们称之为光锥,物体所对应的小光点称为光锥的尖端,通过投影中心反映到屏幕上的光斑称为光锥的底。由于小光束成发射状的缘故,落在屏幕上的光迹,并不是点,而是一片光斑,所以 在屏幕上结成的影像,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光斑相交叠合组成的。这种光斑,在摄影术语中被称为分散圈。这些光斑直径小于0.0254mm时,人眼不能分辨,因而视为光点。光斑的大小,取 决于针孔的大小,取决于物体发光点与针孔之间、针孔与屏幕之间的距离。针孔愈大,发光点 与针孔之间的距离愈近,屏幕与针孔之间的距离愈远,所得到的光斑愈大;反之,光斑则愈小。

  针孔的大小,还决定了影像的清晰程度和影像的明暗程度,针孔愈大,影像愈明亮,但这时 光斑变大,影像变模糊;反之,针孔愈小,影像变暗,光斑变小,影像愈来愈清晰。矛盾的是,要 使影像明亮,针孔必须开大,而针孔开得太大,又不能结成清晰的影像;针孔也不能开得过小, 如果开得过小,不仅影像亮度减弱,而且还会发生光的衍射现象,也不能结成清晰的影像。

  由于上述原理,针孔成像用于摄影时,就失去了其实际应用的价值,人们不得不根据它的 成像原理,来逐渐发展透镜成像。尽管如此,针孔成像箱,仍然是现代照相机的始祖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 知识堂» 摄影基础知识之针孔成像原理
分享到: 更多 ( 140 )